在當前黨史學習教育的熱烈氛圍中,“4·23”世界讀書日盈盈而來,讓我們對讀書話題多了一些更深刻的感受。世界讀書日只有一天,但閱讀無止境。珍惜時間,珍惜人生,重視在讀書中積累,因為書是開掘精神荒原的鏵犁。一本書就是一束光,能直直打進人的心窩。讀一本好書,就是進入一座紙中城邦,在那里構建自己的精神王國。人生因閱讀氣象萬千,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,并非活得最長的人,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。想左右天下的人,須先左右自己,認識自己的“自以為知”和“無知”才是最大的智慧。
堅守信仰離不開理論武裝和理論堅定。要練就“金剛不壞之身”,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。真信的基礎是真懂,只有立學為先、苦心孤詣、持續(xù)不斷地學習,才能真正做到“學以強信”。“不能勝寸心,安能勝蒼穹”,此言為龔自珍的詩句。對共產(chǎn)黨人來說,動搖了信仰,背離了黨性,就可能在“圍獵”中被捕獲。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功夫,有自己的主見,有自己的主義,有自己的信仰,才能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。錢穆說:“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,訣竅無他,都是肯下笨功夫。”還有學者說,“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,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,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(shù)人。”錢鍾書進入清華后的目標是“橫掃清華圖書館”。他的治學心得是:“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。”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很獨特,那就是“尚拙”:“天下之至拙,能勝天下之至巧。”
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五期全國干部培訓教材《序言》指出,善于學習,就是善于進步。我們黨依靠學習創(chuàng)造了歷史,也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。此文被稱為新時代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的“勸學新篇”。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,“要增強學習本領,在全黨營造善于學習、勇于實踐的濃厚氛圍”。以大學習推動大發(fā)展,學習對于工作實踐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、顯而易見的。黨員干部的學風,對全民有引領、影響和帶動作用,對其自身則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礎,工作則體現(xiàn)為學習效果,學習好則工作順。反之,不學習或學習質量差則直接導致工作效率低下,二者是相互促進、相輔相成的有機統(tǒng)一。堅持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,是現(xiàn)代社會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和根本要求。
樹立“學習為本,終身學習”的理念,取決于認真而端正的學習態(tài)度。以大學習推動大發(fā)展,需要以實事求是的方法論指導學習與發(fā)展。學習與發(fā)展既相互結合,相互貫通,又相互滲透,相互依賴。黨的歷史早已證明,什么時候理論與實踐結合得好,黨和國家的事業(yè)就健康發(fā)展,反之,就往往遭受挫折。這其中,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就是大敵。如何通過好的學風去戰(zhàn)勝這些危害,就是新時代新形勢下的大考。延安整風前,曾出現(xiàn)過兩種錯誤的傾向,一是教條主義,一是經(jīng)驗主義。針對這兩種傾向,陳云強調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(jīng)驗結合起來。如兩者不是相輔而行,則提高政治水平和克服經(jīng)驗主義是不可能的。
國網(wǎng)蒙城縣供電公司黨委以大學習推動大發(fā)展,讓學習往深里走,往實里走,往心里走,把自己擺進去,把工作擺進去,把發(fā)展擺進去,做到學、思、用貫通,知、信、行統(tǒng)一。今天的學習方式不僅僅局限于課堂、會議、書本,更多的是開放式、動態(tài)式、融合式學習,只要堅持學習與實際、學習與發(fā)展的結合,才能形成“學習——實踐——再學習——再實踐的”良性循環(huán)和良好效果。1938年3月15日,毛澤東同志在抗大三大隊畢業(yè)典禮上對學員們說:“社會是學校,一切在工作中學習”“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”。懂了一點,就知足了,是學習的頑敵。學然后知不足,今天工作再忙,也不能與革命時期、戰(zhàn)爭年代同日而語。工學矛盾是個現(xiàn)實問題,更是一個思想問題,只要有自覺學習意識,總是可以擠出時間學習的。萬事貴有恒,假以時日,必有所獲。
天天讀書,日日求新。讀一本好書,讓內心回歸寧靜。書籍是人類積累、保存、傳授、傳承知識的平臺和載體。對于作者,是在記錄事實和歷史;對于讀者,是希望通過閱讀獲取未知的知識,深化對于世界的認知,指導自己的行為。人類的見識永遠是有限的,而閱讀的期待是無限的。世上原本沒有路,只有當我們行走其中,把雜草、碎石都踩在腳下,也便成了路,這條路正是靠讀書打通的。一本好書,就是一個知識體系,無論外界如何變化,內心淡定、從容、堅守,對于人格的養(yǎng)成和成熟都非常關鍵,一個人是這樣,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也是這樣。“書是有生命的東西,有脈搏有知覺的朋友”,讀書“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,不是為人,是為己,是為了充實自己,使自己成為一個明白事理的人,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”。讀書,會讓我們有發(fā)現(xiàn)的愉悅,“書林是一個最可逛、最應該逛的地方,景色無限,奇妙無窮。”(王帥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