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叫邱景昆,是大唐貴州發(fā)耳發(fā)電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發(fā)耳公司)檢修部鍋爐專業(yè)檢修工,和很多職工一樣,每天在生產現(xiàn)場,與一排排設備為伴,沒有都市的車馬喧囂,有的只是設備的轟鳴聲,默默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,一干就是近15年,是一名名副其實的老師傅了。
邱景昆,男,1985年出生,中共黨員,和他打交道,是我2022年入廠的時候,他是我?guī)煾怠:芏嗳硕贾v,作為他的徒弟,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!學習時,我有時也會偷偷抱怨,但只敢在背后,因為工作中的師傅太嚴厲了,不允許我出一點點的失誤!師傅經常教導我,“你的一個小小的失誤,就有可能引發(fā)一連串事件,在崗七個小時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秒,這樣回家睡覺才睡得安穩(wěn)……。”
他是一個平凡的人。在我的眼里,他似乎不似他人那般有遠大的理想,宏偉的抱負。他常說: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,我的追求就是搞好手中的閥門,摸清這鍋爐的每一處故障,需要我的時候我能沖上前,就足夠了。”那時我在心里認為他不似他人那般有志氣。后來我才明白,這是他對于努力工作的另一種詮釋,不矯情、不造作……。從學習崗到檢修工、從檢修工到技術員,十幾年專心干好一件事,把一件事干到極致,這就是他對“同心聚力 追求卓越”最好的詮釋。一路走來,變換的是崗位,不變的是“勵志鍋爐檢修,奉獻無悔青春”的初心。設備檢修工作時,我與他一同在鍋爐側進行減溫水閥門檢修工作。他的每一把工具、所檢修過的設備都擦的干干凈凈……。在我的眼中,他就像是設備的“醫(yī)生”,一個人,一個工器具包,通過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診斷閥門大大小小的“病癥”,也許不會有人看到他“奔赴”的背影行走在設備間,但那份責任與擔當,卻印在了現(xiàn)場的每一處角落,刻在了自己的崗位上。2023年,他編制檢修文件包24本、機組閥門檢修45臺,并圓滿完成了制粉系統(tǒng)落煤管改造工作……
他是一個愛嘮叨的人。“檢修工作不管大小,不管難易,都要多問問、多注意安全,才能確保設備和人身安全可靠。”這就是我?guī)煾附洺煸谧爝叺囊痪湓挕M聜兌颊f他一根筋時。他卻說:“之所以如此,就是讓大家咋日常工作中多學習,多懂些專業(yè)知識,多注意安全。”作為設備的“主人”,憑借著對檢修工作的熱愛,工作中的實打實干,面對頻發(fā)的設備缺陷,他知道要從根本上減少設備缺陷,就要加強人員技術培訓工作,提升技術水平;就要嚴把備品備件入庫的質量驗收關,小到幾塊錢的密封圈,大到幾十萬的設備,他都會到庫房檢查親自驗收,以確保入庫的備品質量。工作之余,他經常給兄弟們送“技術雞湯”,講解技術難題,傳授工作經驗。記得那次班組值班兄弟凌晨1點收到集控室通知,3號機組減溫水調節(jié)門外漏。值班兄弟馬不停蹄趕到現(xiàn)場處理,檢查過程中各處均正常,始終找不到外漏原因所在,不得已打了邱景昆電話,正在休息的他毫不猶豫講“等我!我馬上過來!”,凌晨的燈光顯得那么純粹,汗水慢慢流滿了臉頰,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(zhàn),終于找到原因所在,更換了盤根,閥門正常了!兄弟們歡呼雀躍。
他也是一個“不稱職”的人。閑聊期間,他總是如數(shù)家珍似的給我們看他乖巧女兒、兒子的照片,臉上也總是掛滿了笑容和幸福,開心的像個孩子,滿滿的父愛溢于言表,但從那笑容和幸福的背后,我看到更多的是愧疚與自責……因為工作的原因,他與妻子不能時?;丶遥荒苊刻炫惆樵谂畠?、兒子身邊,見證他們一點點的長大……看著視頻里女兒開心的跟他訴說著每天在學校里發(fā)生的事情,詢問著爸爸媽媽什么時候回來……,他的眼角濕潤了,作為父親、兒子,他并不那么稱職,但作為一名大唐鍋爐檢修人,他夠分量!
采訪結束后,看著他拿著工具包急匆匆的趕去現(xiàn)場,我感觸很深,每一名發(fā)電人的背后是家人無盡的思念與牽掛,他與妻子把家托付給父母去照顧,卻把發(fā)電人的責任擔在肩上……
我想,這似乎就是大唐發(fā)耳人對于“同心聚力 追求卓越”的新時代大唐精神最真實的解讀……(趙紫嫣、賀翔宇 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