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電芯的發(fā)展,無疑是近年來儲能領域的一大亮點。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,靜靜地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。而當280Ah電芯橫空出世,它所引領的鋰電儲能大電芯時代,更是讓整個行業(yè)為之一振。
各大廠商如蜂擁而至的蜜蜂,紛紛推出了300Ah+的大電芯。而在未來的道路上,有些勇敢的廠商已經開始探索500Ah+的領域。2024年,這個年份注定是不平凡的,它將成為儲能電芯的巨變之年。
億緯鋰能已經宣布,他們將在今年Q2迎來560Ah的電芯交付,而628Ah的電芯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。與此同時,蜂巢能源、雄韜股份、海辰儲能等也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500Ah+的量產和產能建設。
這不禁讓人思考,容量的大躍進將為儲能系統(tǒng)帶來怎樣的連鎖反應?儲能系統(tǒng)的尺寸、熱管理以及BMS管理等都將面臨新的挑戰(zhàn)和機遇。但下游廠商是否能夠接受這些新的變化?他們又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(zhàn)?
這一切都將在未來的日子里揭曉,而我們也將一直關注大電芯的發(fā)展,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。
300Ah+電芯和20尺5MWh儲能系統(tǒng)組合能否成為今年主流?
2023年以來,各大廠商紛紛推出了300Ah+的大電芯,涵蓋了300、306、314、320、325、340、375等多個型號。其中,314Ah電芯因其超配量最少,成為眾多型號中的佼佼者,因此在眾多型號中占比最高。去年,儲能電池廠商的競爭焦點是300+Ah大容量儲能電芯和20尺5MWh儲能系統(tǒng)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2023年已有寧王、瑞浦蘭鈞、中車株洲所、雙一力等20多家企業(yè)相繼推出300Ah+大容量儲能專用電芯/5MWh+儲能系統(tǒng)。
欣旺達動力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314Ah大容量電芯的工商業(yè)儲能系統(tǒng),引發(fā)了市場對300Ah以上大容量電芯應用于工商業(yè)儲能的遐想。然而,從技術的角度來看,280Ah和314Ah目前處于平衡階段,一些項目愿意選擇突破,而另一些則較為保守。至于500Ah以上的大容量電芯,下游客戶的接受度仍存在不確定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容量升級達到材料上限的同時,可能更易引發(fā)電池的安全隱患。大容量電池中磷酸鐵鋰的燃爆指數(shù)是三元電池的兩倍。因此,300Ah以上大容量儲能電芯趨勢倒逼行業(yè)提升電池散熱及系統(tǒng)安全、消防水平。目前,液冷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電池的溫度,從而提高電池的性能和壽命;同時,液冷智慧儲能系統(tǒng)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、更高的效率和更穩(wěn)定的性能。然而,更高的容量無疑對散熱效率提出更高要求,散熱成本也將進一步提升。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出于安全性和成熟度的考慮,大電芯真正可以市場化應用還是要經過市場的考驗,這仍然需要過程和時間。匹配電芯的溫控系統(tǒng)和BMS技術都有待完善。在這個過程中,各大廠商需要不斷探索和突破,以實現(xiàn)大容量儲能電芯的安全、高效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500Ah+大容量電芯量產提上日程,電芯越大越好?
盡管業(yè)內對大容量電芯應用的安全性存疑,但國內電池廠商仍然堅定地推進電池容量的擴大。2023年年底,有報道稱寧德時代已經開始量產530Ah電芯。然而,最近有消息稱,寧德時代正在研究其他型號的電芯。盡管寧德時代的500Ah+項目出現(xiàn)變數(shù),國內其他同行也紛紛推出了相關大電芯產品的發(fā)布時間表。例如,億緯鋰能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560Ah電芯,628Ah電芯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。此外,蜂巢能源的660Ah和710Ah電芯將于2025年量產,而雄韜股份則在2023年5月推出了580Ah電芯,產能建設規(guī)劃周期為3年。在電芯安全性問題尚未解決的背景下,儲能電池廠商為何還要花大力氣擴大電池容量?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。
驅動這些大廠去為電池“擴容”的,是大電芯帶來的成本優(yōu)勢和技術壁壘。
從成本角度來看,超大容量電芯的采用能顯著降低簇數(shù)和管理等外圍成本,為大儲項目帶來了顯著的降本效果。目前,國內大型儲能的經濟性仍有待提升,電站投資商對降低成本的需求迫切。大容量電芯的成本優(yōu)勢為其在電池市場中帶來了獨特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值得注意的是,500Ah+儲能電芯的研發(fā)和制造涉及到一系列復雜的材料和電池設計問題。超大容量電芯的量產對電芯公司的研發(fā)和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這無疑加劇了電池廠商之間的技術競爭。同時,電芯容量的變化也引發(fā)了產品尺寸的調整。目前,280Ah電芯采用的是71*173的方形尺寸,部分廠商在此基礎上提高了電芯容量。然而,隨著儲能電芯容量的持續(xù)增大,未來可能會出現(xiàn)更適合大容量儲能應用場景的新型尺寸。
評論